新闻中心back

没想到在淘宝购物时,不仅能选购礼物,还能额外享受优惠。

图片

这是春节前

淘宝面向所有用户上线的新功能“送礼”

淘宝App内几乎所有商品都支持该功能

商品详情页新增了“送给朋友”选项


春节、元宵节、情人节……

节日接踵而至

准备好接收这份惊喜了吗?

图片

节日礼赠场景在电商领域的潜力正逐步显现。一方面,社会学家费孝通在其著作《乡土中国》中阐述的“熟人社会”理念,揭示了“礼尚往来”的传统需求。另一方面,新一代消费者愈发重视生活中的仪式感,而送礼作为节日期间不可或缺的刚性消费需求,在春节临近时更是呈现出井喷式增长。

每当春节来临,伴随着中国人特有的年末囤货、走亲访友习俗,消费市场展现出蓬勃的活力,同时也预示着新的商业转型与机遇的到来。此番,不仅淘宝积极行动,微信、抖音、美团等平台也纷纷推出相关功能,致力于协助用户便捷地完成送礼行为。

可以预见,线上送礼有望成为今年春节期间的一个热门话题,为人际交往增添新的形式。在此背景下,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电商平台在推广“送礼”场景时,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战略考量?

淘宝“送礼神技”上线,微信好友也能惊喜拆“淘”礼!

自1月8日起,淘宝平台上的众多商品下方新增了一个“支持送礼”的标签。用户只需轻点“送给朋友”,便能轻松进入送礼模式。

进入订单支付页面后,用户会看到平台预设的“礼物赠言”,既可以选择手动编辑,也能通过“换一换”功能挑选其他温馨祝福语。完成订单提交并支付成功后,用户便能通过淘宝、微信、钉钉等多种方式,以复制淘口令的形式将礼物信息发送给朋友,并告知对方一个由系统自动生成的四位数安全口令。收到信息的朋友,只需填入该口令及收货地址,即可完成收礼流程,静候佳音等待礼物的到来。

图片


送礼者可在订单页面实时查看礼物是否被对方接收。若礼物尚未被领取,则会显示“礼物待领取”状态,并附有安全口令以备查询。

对于收礼者来说,除了填写收货地址外,还能根据个人喜好调整礼物的规格,如颜色、尺码等,确保礼物更加贴心。一旦礼物被收下,收礼者还能随时查看物流信息,掌握礼物送达的实时动态。

图片

值得提醒的是,若礼物在24小时内未被领取,订单将自动失效,避免长时间挂单带来的困扰。

退款方面,淘宝也提供了两种便捷的方案:若用户下单后未分享送礼链接,系统将在24小时后自动发起退款;若收礼方希望退款,则可直接在订单页面申请。

此外,淘宝送礼功能已打通微信、钉钉等社交平台,用户只需复制淘口令即可轻松送礼。这一功能的扩展,不仅让送礼场景更加多元,还涵盖了博主送粉丝、老板发年货等“泛社交”关系,送礼体验更加便捷。

更重要的是,淘宝与微信的互联互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深。用户在微信、钉钉内打开淘口令,可直接进入H5界面完成送礼流程,无需跳转至其他应用,实现微信端内送礼的无缝衔接。

此前,淘宝与微信的互联互通已为此次送礼功能的多元化提供了坚实基础。随着送礼功能的普及,淘宝与微信在用户端的连接将更加具象、深入,共同推动电商与社交平台的融合发展。

电商平台礼赠场景崛起,淘宝引领礼物经济新风尚

在电商平台上,除了满足用户的自用购物需求外,礼赠已成为一个不可或缺且高频的消费场景。

据数据显示,中国礼物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4年达到13777亿元,并有望在2027年进一步增长至16197亿元。这一庞大的市场潜力,无疑为电商平台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对于淘宝而言,凭借其丰富的商品种类、长尾化的商品池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售后保障,送礼场景得到了充分的适配。事实上,淘宝早已在礼赠领域频频发力,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贴心的送礼体验。

早在2021年,淘宝就推出了“给爱的人也送一份”功能,允许用户在下单时轻松选择多个收货地址,为亲朋好友一并选购礼物。支付成功后,用户还能为每位送礼对象定制专属的电子心意卡,营造出浓厚的仪式感。此外,菜鸟物流还为送礼包裹提供了加密服务,让礼物更加神秘、惊喜。

基于之前的成功尝试,淘宝此次更是推出了更加直观、清晰的“送礼”功能,进一步简化了送礼流程,拓宽了送礼场景。无论是亲朋好友间的日常馈赠,还是博主送粉丝、老板发年货等特殊场景,淘宝都能轻松应对,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图片


目前淘宝送礼功能正在灰度测试,覆盖商品池颇为广泛。另外,为了让更多用户尝试使用,淘宝还为许多送礼的商品提供85折优惠
对于商家而言,淘宝推出的送礼服务无疑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流量场景。据悉,淘宝目前正对开通送礼服务的商家提供快递补贴,每单最高可达15元,以此激励更多商家加入这一服务。
加码送礼场景,对商家而言意味着全新的生意增长点。有商家坦言,送礼订单与普通订单在意义上有显著不同。普通订单仅触达一个用户,而送礼订单则涉及到“送”与“收”双方,因此其带来的流量和曝光效果是加倍的。此外,送礼产品往往具有较高的利润率。如果商家在包装等方面多花心思,确实有望成为新的利润源泉。
相较于消费者在购买自用产品时对性价比等“里子”因素的更多关注,礼赠场景则因增添了“面子”因素,使得消费者对价格相对不那么敏感。这也为商家提供了一个在“价格战”之外拓展业务的领域。因此,每到年末,众多商家纷纷推出精美的礼盒装产品,以抢占礼赠市场这一高地。

春节流量大战中,电商平台送礼功能成新焦点

春节历来是流量集中爆发的关键时期,从看春晚抢“红包”、“集五福”,到“摇一摇”抽奖等活动,互联网巨头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争夺用户的注意力,创造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民俗”。

这些热闹纷繁的背后,实质上是互联网巨头们对用户和流量的激烈争夺。

当前,年货节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而紧随其后的春节、元宵节、情人节等多个节庆时刻也将接踵而至。对于电商平台来说,上线送礼功能不仅能够有效承接巨大的送礼需求,还能为电商大促活动增添新的活力,为商家带来全新的经营红利。

然而,在追求短期增长的同时,互联网巨头们也有着更为长远的布局。

无论是微信还是淘宝,都对社交电商领域怀有执着的追求,而“送礼”功能则巧妙地串联起这两大应用场景,为社交电商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图片

淘宝近年来不断推出如“一起逛”、“购物车分享”、“购物车好友买单”及“给爱的人也送一份”等功能,旨在通过送礼激活用户间的社交联系,深化社交电商布局。自6年前淘小铺的推出,阿里在社交电商领域的探索从未停歇。

微信则凭借其天然的社交属性,加速电商闭环的搭建,通过“送礼”功能进一步激活微信电商交易生态。2024年,微信小店作为微信电商生态的统一交易场景被推出,并在最近的微信公开课上成为焦点,其中新上线的“送礼物”功能更是与线下门店、带货场景等紧密结合,展现出丰富的玩法和潜力。


图片

当前,社交与电商格局虽整体稳定,但如何将二者有效结合却成为新的挑战与变量。随着“红包雨”逐渐平息,“送礼”风潮悄然兴起,这背后映射出新时代的主题:在流量格局稳定的背景下,互联网巨头们需思考如何“留量”与“促活”,深化用户与平台的连接。

相较于即时满足的红包抢夺,平台更需注重维护用户“关系”,激发长远经营活力,并以此为基础培育新业务。已有电商平台通过“回礼”功能,让商品池重新焕发活力,以温情、巧妙的方式促进交易量,展现出送礼场景的巨大潜力。

送礼物功能或许源于春节等社交需求爆发时的场景式营销,但无疑为平台带来了显著声量。淘宝等电商平台更是投入真金白银,为送礼功能加码。这一小小的启动背后,能否积聚起新的势能,这个春节或许将给出答案。


Copyright 2015-2023
山西扶摇而上商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晋ICP备15006409号     晋公网安备140192020006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