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back
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戳穿难以跨越阶层的真相
文章来源:阿里数字人才科创中心发布时间:2024-12-03 05:30:39浏览量:429次
从平民到精英,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剖析中国社会阶层“拼图”,解锁百态人生。
1996 年梁晓声这部力作意义非凡,直击社会真相,拆解阶层百态。书中盛赞工人、农民扎根一线,为国家默默奉献;也勾勒中产凭智慧、勇气逐梦的风姿,更深挖各阶层诉求与困境。
1.上层社会:870多万人;中层社会:9860多万人;底层社会:130000多万人;中国20年后的社会分层基本可以预见。2.绝大多数平民阶层的子女如果不能在成年之前摆脱娱乐和文艺的侵袭,即使有了大学文凭也逃不过体力劳动。
3.干部子女在官场中有大部分比例,富人子女占有最多的经济资源,中产阶层的子女成为引领科技发展的人才。4.最有钱的阶层大部分在子女中学毕业后将子女送出国。5.很多行业、领域说真话不讨好,而假话符合底层的认知、符合上层的利益。
6.改变底层观念就像抢夺他们的饭碗,底层观念是上层利益的来源。7.中产阶层中,一流的成为科学家、二流的就职于大厂、三流的收入维持家庭中产地位。8.对于中产而言内卷十分常见,因为他们必须在职场中不断进步才能维系目前的生活水平。
9.但是社会各阶层有趋于固化的倾向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现实往往更加严峻。10.知识改变命运,现在也只能将他们变成不再像父辈般的“体力劳动者”而已。11.底层阶层即使拥有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也很难打破阶层的固化跨越阶层。
12.普通人往往在35-40岁才看清社会的底层逻辑与运作规律,而上层阶级的子女早在20多岁就已经看透。13.人生最大的分水岭不是高考,而是羊水,干部的子女仍旧是干部、富豪的子女仍旧是富豪、草根的子女仍旧是草根。
14.越是普通人越需要主动获取信息,加倍努力学习,穷不丧志、富不躺平,人穷志莫短、家穷心莫穷。15.社会从未平等过,如果你是物质富裕者,要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不沦为金钱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