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年开春,万物复苏,正当零售业酝酿新的发展机运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遭遇战,不仅打乱了千万个家庭的生活节奏,也给蓄势待发的众商家打了个措手不及,尤其对一直以来标榜引领时代潮流为己任的新零售,虽匆忙中急急的拉起了团购大旗,但走的踉踉跄跄,磕磕碰碰,不见了往日的自信与沉稳。
新零售自其诞生起,一直是引领零售业前行创新的旗手和弄潮儿,披荆斩棘,敢为零售先。新零售本可依据多年来所积累的庞大数据库和遍布在城区主要社区集群的近乎网格化的店铺群,以及附随的快递配送网络,在疫情突发情况下,第一时间便启动快速应急反应机制,继而完成自己服务社区,服务城市居民的使命。然面对现实中新零售们差强人意的脆弱表现,遗憾之余,真有些垂足唏嘘。
新零售到底在哪里出了问题?疫情下,我们的零售业完美的可以高枕无忧吗?
疫情,催生新零售集体成长
新零售是随着中国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而衍生出的新的商业概念。新零售概念的诞生,不仅给当时一直苦苦求索找寻突出重围之路的零售业,带来了新的思考境界与希望的火花;同时也给逐渐跨过小康的城市消费者,带来一种新的消费购物体验和生活感觉。
我们知道,新零售的诞生与日后的发展,一直是建立在对消费者的精准定位,以消费者为突破点,抓手,继而完成进一步推演,关联并锁定数据上的“货”(商品)与“场”(店铺),将虚拟数据模型投影于实体,所构筑起的虚实结合,角色互换,运动中赋能的商业模型结构。同时通过实现销售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打通实体与网购,力求给消费带来时时刻刻“全渠道购物”体验,最终完成自己使命的新型商业零售形态。
毋庸置疑,新零售模式的诞生,为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带来了一股勇于创新的新风,同时也给富裕起来的城市消费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期盼。
商品仍是急需组织强攻的主攻阵地
商业的原点离不开商品,商品始终应是商业的核心焦点,零售业业态的原点和归结点。数据分析,多是对浮现在水面上的结果之累计与叠加汇总和演绎,然如果不对数据产生的底层逻辑暨水面下的部分有恰当的把握梳理与拿捏乃至精准判断,数据分析的结果极易造成另一个维度上的误判。新零售急需补齐自己的短板,将视线聚焦在自己的内容,即商品上,重新审视,定义,升华自己的商品(货),找寻新的发展杠杆和业态支点。
商品,依旧是包括新零售在内的零售业急需组织强攻的主阵地。零售业,唯有夺回商品上的话语权,才有可能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战场上争取到主动。尤其是新零售,急需补上在商品即“货”上的短板,率先完成自己的二次革命。
梳理整合内外各种资源,找寻价值观相同的战略合作伙伴和供应商,引导大家一同开发商品,争取推出属于自己的独家销售权商品和店家品牌SB商品(Store Brand),在商品备齐上真正做到独立自主,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商品竞争蓝海新天地。
夯实商业理论功底,依照商品“用途”,再度梳理,细化,构筑起自家的商品分类体系,以及卖场备齐,部门备齐和品类组合,在店铺“怎么卖”上做足文章。将“卖什么”与“怎么卖“有机结合,并扎实落地,开花,结果。
零售业要承担起时代使命与责任
疫情期间,以社区为单位的新概念团长带货模式,不仅梅开二度,而且赋予了新的内涵。
以连锁超市为代表的零售业,其社会使命,一直是以托底并支撑大众生活为己任的,同时通过连锁店铺,商品和服务,引导大众迈进新的美好生活。疫情过后,消费者长期居家后的“痛定思痛”,必然会对商品,服务,连锁店铺,涌现出新的发自内心的追求与热望。疫情重新唤醒了消费者,让消费者对商品,商品的价值,性价比有了切肤之痛般的感悟。
疫情后,商家务必要下力气开发更多的性价比高的商品。这恐怕是新零售,乃至零售业完成自赎,自救的最后机会,在商品,物流保障,最后一公里配送上的新挑战。面对今后的小区团购2B2C市场,如何把小区保安资源用到极致,赋能小区物业与保安,协助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到户任务。针对新的生活场景,满足客群最大公约数的同时,亦不可忽略小众市场,小众一旦与团购结合,便是酿成新的大众机会。
疫情既是洗礼,亦是新的萌生开始。由“人”“货”“场”起步,到“货”“场”“人”转化。时代再一次把新零售推上了风口浪尖。不仅对新零售,对零售业众商家而言,若想在新的时代洪流中新生,涅槃,现在就要抓紧契机,紧抱住时代潮流,全方位的准备,蜕皮并迎头赶上。以自身的变革,带动一次产业,二次产业一同迎接挑战,真正托底并完成支撑大众新生活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